智能交通行業物聯網技術應用
時間:2015-07-06
智能交通行業物聯網應用概述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簡稱ITS),主要指針對交通運輸系統的運營管理與生產組織的智能化,它是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建立道路、車輛、行人為一體的交通運輸系統,提高交通運輸系統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在將道路、車輛、行人整合的過程中,通信系統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實質是利用高新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對傳統的交通運輸系統進行改造,從而形成一種以信息化為基礎,以安全、高效、服務為目標的新型現代交通運輸系統。
智能交通可以提供移動目標實時位置服務、車輛行駛軌跡查詢、導航服務、信息服務、語音通話服務、短信查詢服務、網頁查詢服務、110圖像監控服務等。
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主要包括四個領域——規劃、設計、組織、管理,特別是在交通系統的運輸生產組織和運營管理方法實現“智能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其應用場景主要包括:無線交通燈控制、無線電子指示牌、停車場智能指引和車輛應急系統、緊急車輛監控與派遣、公共運輸動態信息等等。
在很多國家(包括我國),GPS、GPRS、CDMA等無線通信技術相互結合,已經開始應用于智能交通系統中,實現交通管理中的緊急事件管理及緊急車輛管理功能,出行者信息中的路徑誘導及導航服務功能,以及運營管理中的車輛監視、調度功能。
當前,隨著智能交通系統的加快發展,主要支撐路-車之間、車-車之間的通信技術的研發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特別是各示范城市正在建設的ITS共用信息平臺以及出行者信息服務系統、交通控制管理系統、車輛運營管理調度系統、汽車計算平臺。
目前我國還處于ITS初期,在國內大約有10市在推行ITS,并且都集中在一線城市。
智能交通行業物聯網應用方案
“交通樞紐信息系統” 是在各交通方式之間交換信息、在樞紐指揮中心監視核心建筑各區段/道路交通的運行狀態、統一向旅客和公眾發布準確信息的信息平臺。
系統架構:
系統總體架構采取“軟總線、松耦合、軟架構”模式,由公用信息平臺作為軟總線平臺,將各系統內的樞紐指揮調度模塊、旅客信息發布模塊、視頻交換平臺,以及需要互聯互通或集成的外部系統掛接到一起。系統架構如圖6所示:
圖6 交通樞紐信息系統架構圖
系統組成:
公用信息平臺:采用消息中間件技術、數據庫技術和接口技術,實現對樞紐內外其它各信息或弱電系統的信息集成、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
樞紐指揮調度模塊:實現交通樞紐的運營監視、指揮調度和協調溝通;
旅客信息發布模塊:利用多種先進技術手段(包括采用PDP/LCD顯示終端設備、查詢終端設備、WEB和WAP網站、WiFi無線定位技術等)向樞紐內外的旅客統一、及時地發布引導服務信息,實現旅客的快速集散;
統一的視頻交換平臺:整合來自不同運營管理主體視頻監控系統的視頻監控圖像,為樞紐的運營監視、旅客服務、指揮調度和緊急事件處理提供方便直觀的技術手段。
在整個系統中,各交通方式以樞紐為中心經過互相溝通后將可以共享的信息傳到公共信息平臺,提供給樞紐信息系統本身以及其他交通方式處理提示旅客,為樞紐決策提供依據。
應用成果:
對機場、鐵路、地鐵、磁懸浮等交通系統的班次、廣播、報警等信息進行綜合利用,實現對各種異常情況的提前預測(主要包括客流高峰、其他運營風險); 對樞紐內各交通系統的指揮中心進行聯絡和協調,通過統一指揮調度,對樞紐內的客流進行統一協調疏導,有效地保證樞紐業務的順暢運作; 為旅客提供內容一致、形式一致的公共交通信息和品質一致的設施服務,主要包括中轉換乘信息、樞紐內行走的路徑規劃信息以及樞紐內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信息,保證旅客的出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