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行業物聯網技術應用
時間:2015-07-06
智能建筑行業物聯網應用概述
在許多沒有進行系統集成的建筑中,各個子系統處于分開管理的局面,形成了一些相互脫節的獨立系統,我們稱之為信息孤島。各子系統之間的沒有相互關聯,操作和管理人員需要熟悉和掌握各個不同廠家的技術,因而造成了系統建設、技術培訓及維修的高額投資和系統效率的低下。
在智能建筑中,為滿足功能、管理等要求,需要資源共享。要利用各種智能系統信息資源,采用系統集成的技術手段、方式方法把與建筑物綜合運作所需要的信息匯集起來,以實現對建筑物的綜合運作、管理和提供輔助決策,實現各個子系統獨立運行無法實現的功能。智能化系統集成的目的,就是為設置在建筑物內的各種智能子系統建立一個統一的操作平臺,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使得各種智能化系統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統一管理,操作使用簡潔協調。智能化系統集成的目標不僅是要對整個建筑物內有關設備資源及其運行狀態進行記錄和管理,而且要對建筑物內的各種公用服務設施、通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以及公眾信息服務等進行綜合管理。
伴隨國家“十二五”規劃出臺,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大力扶持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行業之一。據權威機構預測,國家將在未來十年投入四萬億大力發展物聯網,智能建筑、智能辦公、智能家居、RFID等產業將是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作為物聯網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樓宇自控、電視監控、防盜報警、綜合布線等眾多系統于一體的建筑智能化領域,同樣迎來了自主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
智能建筑行業物聯網應用方案
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是基于網絡平臺基礎之上提供的智能建筑行業的套件,其目標是要對轄區內所有建筑設備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控和管理,確保大廈內所有設備處于高效、節能運行狀態。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快捷的工作環境。
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的主要作用在于實現所謂“兩個管理”和“兩個服務”?!皟蓚€管理”是指面向設備的管理和面向客戶的管理,其目標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皟蓚€服務”具體是指面向客戶的服務和面向領導的服務,前者是指為客戶提供完善的服務信息和便捷的服務方式,后者是指為領導提供完整的信息作為輔助決策的依據。
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網絡結構示意如圖4所示:
圖 4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網絡結構示意圖
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架構圖5所示:
圖5 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架構圖
系統功能:
信息流通
準確、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統運行狀態,為外圍系統(如ERP, CRM等)之間的信息暢通提供一個統一、標準的數據訪問方式。
集中管理
讓用戶從本地局域網(Intranet)上對各子系統進行集中統一監視和管理,將各集成子系統的信息統一存儲、顯示和管理集成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并能提供建筑物關鍵場所的各子系統綜合運行報告。
系統聯動和控制
以各集成子系統的狀態參數為基礎,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相關軟件聯動和控制功能。在各集成子系統的良好運行基礎之上,提供報警,突發事件(聯動)處理,時間排程控制等功能。
系統特點:
安全性
應用體系結構為三層結構的應用系統,客戶機必須通過應用服務器才能訪問數據庫服務器,杜絕了客戶端直接訪問數據庫服務器的可能;客戶機對服務器的訪問特權可以指定或內置于三層中的每一層,提供三個級別的安全性。
穩定性:
應用體系結構為三層結構的應用系統,其業務邏輯層與用戶表示層、數據服務層完全分離,三層之間相對獨立,使得其中某一層的改變根本不影響到其他兩層。因而,當用戶需求發生變更時,系統維護人員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變更范圍,系統的穩定性高。
可適應性
應用體系結構為三層結構的應用系統,應用服務器(即:業務邏輯層)主要承載與管理應用系統的全部業務邏輯,每一個業務邏輯被封裝成獨立的應用組件,組件與組件之間只通過有限的、指定的接口進行通信,當某一業務邏輯發生變化時,僅需修改其相應的應用組件即可,對象的結構與交互方式、數據的結構與存取方式等不需作修改,有效地限制了一處修改而處處牽連的“波動效應”,系統具有很強的變化適應能力。
可移植性
應用體系結構為三層結構的應用系統,業務邏輯層的應用組件的開發是采用純Java語言來實現的,應用業務邏輯的部署與應用服務器具體的機型、操作系統無關,應用系統可以任意移植、輕松實現跨平臺運行。
可伸縮性
應用體系結構為三層結構的應用系統,由于其所有的應用程序(即:應用組件)全部置于應用服務器中,用戶可以根據其系統的規模,來確定應用服務器的配置與數量,當系統的規模擴大時,僅需升級應用服務器的配置或增添應用服務器的數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系統的可伸縮性極強。
易維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