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物聯網技術應用
時間:2015-07-10
電力行業物聯網應用概述
電力行業的現狀是:電力專用通信網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微波、載波、衛星、光纖、無線移動通信等多種類、功能齊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圍已基本覆蓋了全國36個網、省公司;電力行業的IT訂 購逐年遞增,信息技術基礎條件提升;信息化程度較高,電力系統的規劃設計、基建、發電、輸電、供電等各環節均有信息技術的應用;電力信息技術進一步向綜合 應用方向發展,涵蓋了辦公自動化、生產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燃料管理系統、電力市場和營銷系統、電力調度系統、送電和配電地理信息系統、呼叫中心在內 的單一信息系統。
電 力行業的信息化需求主要有實時信息溝通需求和管理信息系統需求。實時信息溝通需求就是建立覆蓋本部及所有下屬分支機構的多媒體廣域網和生產日報系統。通過 該系統,把本部及下屬分支機構連接起來,解決公司內部信息互通問題。管理信息系統需求可以分為兩部分: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對發電企業來說,關注的核心是 實時數據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機組經濟運行專家系統、物資超市和電子商務系統、可靠性統計分析系統、實時成本核算系統、競價上網輔 助決策系統等。對電網企業來說,關注的重點是變電站視頻監控(無人職守)、輸變電線路監控、三維輸電線路動態維修維護、傳統單一主機的調度自動化體系架構 向客戶機/服務器體系架構的轉變、建設電量計費系統和電力市場交易平臺。上述這些應用訴求都為物聯網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電力行業的物聯網應用比較廣泛而深入,已經涉及了上述需求的方方面面,并推廣到了很多中小型城市中。
電力行業物聯網應用方案
系統概述:
電力設備巡檢是有效保證電力設備安全、提高電力設備可考慮、確保電力設備最小故障率的一項基礎工作。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是人工巡視、手工紙介質記錄的工作方式,這幾種方式存在著人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無法監督巡檢人員工作、巡檢書記信息化程度低等缺陷。
電力設備手持終端巡檢系統的推出,徹底改變了巡檢工作中的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不需要在巡檢設備和電力設備上安裝任何設備,大大降低了系統的采購和維護成本。
有效保證了巡檢人員巡檢質量,提高了設備和電力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消除安全隱患。
采用無線網絡和RFID技術,實現電力設備巡檢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電 力設備手持設備終端巡檢系統針對巡檢工作實際需要及特點,具有路線安排、數據記錄、工作狀態監督、數據匯總報告等功能,并可與電力設備企業現有信息系統無 縫連接,有效的了解、檢查巡檢工作狀態、及時的發現店里設備的缺陷情況,提升電力設備、電力設備運行安全性、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低成 本,輕便易操作,設備使用時間長等顯著優點。電力設備手持終端巡檢系統原理如圖8所示:
圖8 系統原理圖
人員巡檢流程:
巡檢人員在外出巡檢時,通過手持設備終端巡檢器,自動(每隔2分鐘,間隔可設置)或手動向中心發送一條信息,匯報當前巡檢人員的位置、時間等信息,若發現故障,則把故障類型、設備編號并結合當前的手持設備終端RFID信息發送到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接收機收到上報信息并進行存儲。系統對接收機收到的信息通過系統進行讀取,分解出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設備類型、發現者,并把這些數據信息自動存入數據庫服務器,并同時在網上發布。
監控終端借助RFID系統在軟件上實時地顯示巡檢狀態,如顯示各個巡檢人員發現的故障點,各類故障的緊急情況,處理情況,目前狀態,各巡檢人員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和巡檢路線。
桿塔貼有RFID標簽,透過全球唯一的標識符,讓巡檢人員必須親自到現場方可以取得RFID識別碼,從而約束工作人員的確實到位巡檢。同時,還將GPS與嵌入式GIS相集成,根據接收到的GPS信號保證桿塔巡檢的到位率,杜絕漏檢、不到位檢查。
系統還可以對存放在數據庫中的各類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分析,用各類圖表或報表的格式顯示某種故障在某段時間內發生的頻率和發生對象,供管理人員通過預測分析加強管理和制定應對措施,達到事前控制的目的,以減少事故發生率,確保安全大生產的順利進行。
系統特點:
結構簡單,調試安裝方便,巡檢范圍廣,適應性強;
能遠距離傳輸信息,可進行遙控、群控,使系統真正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并可以與計算機聯網,自動分析、計算和打印數據記錄及報表;
高可靠性,工作溫度-40℃~85℃,防水,防沖擊;適應于風、雪、雨、霧等各種惡劣環境應用;
高抗干擾:對現場各種干擾源特殊要求少,安裝方便簡單;
全球開放的超高頻頻段,無須申請和付費;
超低功耗:對人體安全、健康;
完全自動化(無需人員干預)采集,保證原始數據采集的準確性;
標簽內數據保密性強,電子標簽無法偽造或復制,從根本上消除了復制、偽造、作弊現象。